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大摩宏观策略谈:2025中美变局展望
假设,你遇到麦琳怎么办?
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!可考心理证书,无需辞职,名额有限,11月30日截止报名!!!
穿了跟没穿一样,胸型赞到爆!天然乳胶,性感到让男人腿软!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曹杰 作品/2020毕业生
李宇喆
绘画艺术坏蛋店II
2022-08-13
绘画艺术坏蛋店首届“不得不服”毕业生征稿活动自7月10号以来,评选委员组已经累计进行了15轮线上评选工作,近140位海内外毕业生参与的作品初选、二次评选及三次评选,包括绘画、装置、行为、摄影、多媒体等作品。
最终根据评委的投票数,目前已经评选出评委组投票前20名的选手名次。
接下来的环节是:
每位参与“不得不服”评选的作品都将会陆续以随机顺序的方式,出现在绘画艺术坏蛋店的公众号每日推送中,最终的结果会否是一个大惊喜呢?
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曹杰 作品/2020毕业生
曹杰,网名cjhoney,潜在艺术家,暂时性脱离社会劳动关系者,法国独立居住人士,吸猫症病患,日常生活观察员,无聊爱发呆协会干事,ex月季种殖专业户。
/
《Rue du Haze工地研究项目》,2020
视频静帧截图,13分钟42秒
整个项目是围绕着一条名叫rue du Haze的街道展开的,大致可分为影片、装置和综合文献三大部分。这条路就在我法国住处的隔壁街道,那里有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。2020年3月份的时候,因为新冠疫情扩散,法国开始进行禁闭,除了紧急事件或采购日常必需品等情况,都要呆在家里。而我以往的工作方法更多是漫游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等待着与某个人、某件事的相遇,让这些经验和感受启发我做新作品,而疫情让我陷入难以继续以往经验的艺术生产/实践的困局。
疫情期间,所有的课程都改为网课,实践类课甚至就直接取消。平时都在线下进行的讲座和各类活动都改在线上进行,甚至还催生出许多云上展览,人与屏幕的相对时间大大增多,这也让我有更多时间思考现实与虚拟的关系。最直接的体验是,疫情之前我的iPhone统计的屏幕使用时间大概每天平均6—7个小时,那时我觉得已经很多了。但是在禁闭期间,这个数字猛增至10小时以上!
在某天的某个电光火石的刹那,我萌生出用谷歌地图的street view来进行虚拟的城市空间探索的想法。从多次漫无目的的“游历”当中,我发现了street view的许多BUG/漏洞:打开谷歌地图app,从家里出发,走到面对一个工地的路口,当我再往前走企图进入这条路时,仿佛我整个人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,那栋红色的小学教学楼瞬间消失,留下来的是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,各方面的环境参照都改变了,甚至天气也完全改变了。
然后我还发现,一般在街边的路人的脸都被打马赛克了,但仍然能找到不少的遗漏的例子;由于网络速度等原因,街边的建筑会发生拉伸或者压缩的形变,甚至使图像极端扁平化,等等。
但最重要的是,我们都以为我们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谷歌地图上进行探索,认为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。其实,建构这个沉浸式虚拟世界的作者是谷歌的360°全景摄像头,它把自己隐藏在这个虚拟空间当中。但我们可以通过汽车的窗户、建筑物的反光物料或者太阳的投影等方式发现它的存在。
于是我便用3D动画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我放在谷歌地图上,与平常我在现实世界中漫游街道一样,我在虚拟的空间中穿梭,与里面的路人谈话,还重构了他们的脸孔。运用谷歌地图,我实现了那些我在疫情期间无法实现的事情,我能重访过去,观看历史的图像,但同样产生了许多质疑:在谷歌地图中的路人真的愿意被摄像机捕捉下来吗?虽然已经把他们的脸模糊化了,但通过他们的衣服和身材外形,我们仍然能够辨认出此人;还有就是,我们真的如此自由地行走在街道上吗?难道我们不是早就被一条条脚下蓝色的线给规训住了吗?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能随意地往左或往右走,但在谷歌地图,我们只能按照路线向前、退后或者转弯,我们更不能进入建筑物的内部(少部分可以);谷歌为我们提供的图像拥有时间的断裂,以及空间感知上的缺失,我们无法找到自己确实的时空定位……
在影片中,我把谷歌的360°全景摄像头称为Destroyer (毁灭者)。最初灵感来源于游戏魔兽争霸3的单位,它从医治友军的黑曜石像,变成了能够吞噬魔法的毁灭者,似乎与工地类似,同时拥有建设和破坏双重属性。
还有来自瓦尔特·本雅明的引言:
“Le caractère destructeur ne connaîtqu’un seul mot d’ordre : faire de la place; qu’une seule activité : déblayer […]
Le caractère destructeur est toujours d’attaque.Indirectement du moins, c’est la nature qui lui prescrit son rythme.”
--Walter Benjamin
*Walter Benjamin, Œuvres complètes, Tome II, Paris, Gallimard, p. 330
(毁灭者只知道一个口号:腾出空间;只有一项活动:清算。毁灭者的个性总是攻击的。至少间接地,这是天性决定了它的节奏/步伐。)
其实我通篇并无解释这个词的含义,第一次看的观众也许会很懵吧。但我通过一组装置作品去给观众足够的提示,正如影片中那个竖中指小孩的叮嘱:“小心!它就在附近”(在street view中无处不在;现实生活中这个装置在播放影片的电视附近)
装置的主体是模拟谷歌360°全景摄像头的形象,将它拟生物化。网口周围充满獠牙,似乎是准备好了吞噬掉一切谷歌地图中的人脸、数据和细节。虽然毁灭者企图控制一切,但事实是它并不拥有这个能力,总有许多遗漏的信息从网中流出,成为独立于这个权力形体的存在,不受它掌管。
//
《毁灭者》
渔网、铁架、树脂、纸浆、填充泡沫、人造草坪、海绵球等,尺寸可变,2020
还有许多难以消化的信息和数据
这个是一个类似工地入口的牌子,又像是一个屏幕,谷歌的logo在上面宣示自己的“主权”;而在牌子的背后,则是充满我的网络昵称的logo涂鸦,二者形成对比。
转到展厅的走廊,是一组综合文献装置。我用滑板车和iPhone的全景图功能,模拟谷歌地图建构的全景式街道图像,重新建构出这条路(rue du Haze)两侧的景象。当然,这是cjhoney个人版本所生产的图像,在质量和体量上自然无法与跨国大公司谷歌比较,但却是以个体力量提供一份官方历史以外的记忆材料。
两侧长条形的图像就像是时间轴,在其上下的是一些不同来源的图像资料,与时间轴中具体的某个地点形成补充和比较:工地未来建成的效果图、个人拍摄的图片、用谷歌地图重访过去不同年份所得到的屏幕截图以及一些网络图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在搜索关于这一带的文献资料的时候,找到一个当地人建立的网站。里面记录着这个北方小城Tourcoing的历史和各种大小的变化,以及他所写的诗,于是我发邮件征得使用他的图片和诗作为文献一部分的同意。由于毕业时间仓促,这个作品并没有全备地深入研究各种不同文献之间的内在关系。
整个项目探讨了关于城市空间、个人感知,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,历史、记忆、遗忘的牵绊,以及信息安全等等议题,都落实在我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细节当中。
由于参考素材资料较多,为了让评委在毕业展中更好理解作品,我简易做了一本小手册,给评委人手一份
展厅现场
///
《参考号码》
行为录像,火车票、玻璃板、铁支架、水
尺寸可变, 2019年4月
行为视频,6分钟31秒
这件作品是基于对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:作为留学生,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坐火车到不同的地方旅游、看展,火车成了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突然有一天我在想,我能不能在火车站的取票机那里重复地取票呢?带着这个有点无聊的想象,我去到了火车站。按着屏幕的提示,我输入了之前在网上购票后所收到的6个英文字母的号码( code référence )以及我的姓名,取票机便吐出我的车票。我重复刚刚的操作,居然能够顺利取出,之后几次的结果都一样。我似乎发现了法国公共交通系统的Bug……
整个作品包括行为和装置两个部分。装置部分:我一共取了100多张票,用纸条捆起来,形成了一沓(钞)票( une liasse de billet )。我做了七个能活动的支架,每个支架上面夹着一块玻璃板,上面标有我去不同目的地所买的票的号码。这些号码我是用水写上去的,过了一段时间,水中的水垢就会留下痕迹,介于半透明的状态。无论是上百张一样的车票也好,每个不同的取票号码也好,我都视它们作记忆的载体。以前是以竹简、羊皮与纸张作为记忆的容器,而现在则是一张张的内存卡、记忆芯片,甚至是无形的网络数据。取票号码也是一样,当观众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,一般都会很迷茫,一时搞不清这些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文的字母组合到底是什么含义,这些号码对人来说是抽象的。但对于机器来说,它却非常清楚,里面包含了我们的个人信息:姓名、出发日期、目的地、票价等等。
行为部分用电视屏幕展示,是我在土尔宽火车站的取票过程,其中还剪辑了一些小片段——每一次取完票都会切换到一个私人的生活场景,是某种碎片的记忆。因为取票号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无情的,可对于作者本人来说,它们都连接着一个具体的回忆,是有温度的 。当观众愿意去探索,便不难发现:活动的支架可以象征流动的记忆,而玻璃板的形状则暗示着车票的形状,上面用水垢制作的号码则传递着记忆的脆弱性,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荒诞性与诗意的存在。
////
《黑猪》
视频,01分13秒
平常习惯于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散步,等待某个“天赐的灵感”,而这个作品诞生于一个戏剧性的下午:那时还是我第一年来法国,对各样事物都很好奇,当我隔着一个窗户看见一只猫在舔毛的时候,我便不由自主地拿起相机记录下来。这时,从窗户玻璃的反光中能看见有4个中学生路过,他们已经走了过去,但过了几秒钟后又返回,向正在录像的我问到:“先生请问您说法语吗?”我用嘴型表示" Oui "(是的),他们继续问道:“在中国是不是很多人都吃猫?”我回答:" Oui "——我暂停了录像,转过身回复他们——在中国,我们不仅吃猫,还吃狗,甚至会吃人。这明显是个玩笑,但没想到他们竟然相信了,什么都没说,在距离我大概20米左右向我大喊:“恐怖分子”!
可以这么说,如果当时我向他们耐心地讲解:在中国其实不是所有人都吃猫狗,其实只有某些地区的人才会吃,一般民众都是爱护动物的人……如是这般下来,他们倒不一定会相信,反而觉得我在维护中国的形象吧。如果我恶言相向,他们倒会更加加深他们脑中的观念,而我则变成一个不讲理的人,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。我认为做艺术很重要的一点是,要用艺术的观点/方式回应生活中的遭遇的各样事件。就像我给出这个幽默的回答,这其实是个开放式的答案,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思。在还没遇到这些中学生之前,我觉得我这样回答对方一定会觉得我在开玩笑,便明白我话中的意思。但是他们使我领悟到,每个人都他的个人解读,因为我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成长经历。我觉得,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误解/冲突,也许是互相的了解并不足够吧。
/////
《日记》
热敏纸,热敏纸打印机
尺寸可变,2018年
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次意外的发现:在家里煮饭的时候,我把一个有热度的锅放在一张银行取款的小票上面,在我吃完饭要收拾东西的时候,发现小票上烙下了美妙的痕迹,就像光在水中折射而形成的波纹,对此我非常着迷。热敏纸是一种奇特的材料,其材质的特性本身就可以用来诠释记忆与时间、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。因为热敏纸上面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,它的结构不稳定,遇到光和热的条件就会变成黑色,这也是它工作的原理。自从2018年的3月份起,我每天都会记下当天的天气,以及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。在我看来,没有什么日常的小事比这更加微不足道,而且也不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反而很容易让人遗忘。艺术家每天都会出现在展厅,用键盘敲下今日的“日记”,随即用热敏纸打印机打印出来。
//////
《风景》
热敏纸、蚊香
1700cm X 8.5cm 2018年
手工绘制的自然风景(法国北方黑色矿山)与机器打印的城市风景(经典弗拉芒地区建筑)相互交织在围绕墙面一圈的小票纸上。
///////
《记忆植入》
砖头、玻璃罩、行为影片,尺寸可变, 2017年
认为砖块是一个建筑的最小组成元素,在我看来,它也是一栋房子的记忆载体。我在法国北部生活,红砖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。我在一个法国人的家里的一堵墙上,挖出一块砖头。然后我在砖的两面都刻了一行字,一面是“une longue histroire”(一段久远的历史/故事),另一面是“un jour nouveau”(新的一天),前者代表这块砖本身所承载的古老历史:很久以前,房屋的主人所在的城市有一个修道院,现在已经不存在了,而他现在的房子正是建在其上。同时也位于当地一个古老的公墓附近,房子的主人曾经在这里多次挖到人的骨头。而从砖块制作的工艺来说,这是一块brique bauge,而不是parpaing(新式砖块),即使我不告知观众这是块古老的砖块,但从它本身的构造也可得知。
////////
一组摄影作品
©曹杰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